主页 > 协会杂志 > 新月世界 >

香港的伊斯兰教

【字体大小】 [] [] []2015-05-27 15:21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编辑部 作者:张 宇 杜 军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圣人开始在麦加城传播伊斯兰教。之后,伊斯兰教便从阿拉伯半岛传播到世界各地。据《旧唐书》记载,伊斯兰教于唐代就已传入中国,“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8月25日,希吉拉历31年1月2日,阿拉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特使首次访华,使臣在长安大明宫里觑见了唐高宗,特使转达了哈里发对大唐天子的致意,陈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大义,以及天方的风土人情”[1];宋代,中阿贸易盛况空前,伊斯兰教的传播更胜从前;元代,因蒙古三次西征,大量阿拉伯和中亚一带的穆斯林随蒙古军东归,以致国内穆斯林的数量骤然增多。明代,从中东到南洋的海上交通基本为阿拉伯人所控制,富有的阿拉伯商人及东南亚的穆斯林商队一直活跃在广东沿海。

早在1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就从东南亚及我国东南沿海各地传入了香港。最早来港的穆斯林并非华人,而是被英国殖民的印度、巴基斯坦穆斯林。“16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只抵达香港,随船而来的许多印度籍穆斯林商人和海员,成为最早踏上香港的穆斯林。”[2]1841年后,更有不少华裔穆斯林来香港经商,并建起了清真寺,这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香港的发展。

一、香港的穆斯林群体

目前,香港的人口约680万,穆斯林约21万。长期居住香港的穆斯林约8万人,其中华人穆斯林约3万9千人,中东诸国、南亚、东南亚穆斯林约4万1千人;其余部分,为来自非洲诸国暂居香港的生意人约3万人,来自印尼和菲律宾等国的女佣约占10万人。

香港穆斯林主要有两大系统,第一大系统是外籍穆斯林,包括三部分:一是英国及其原殖民地的穆斯林海员;二是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殖民地招募来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士兵;三是被香港当地人称为“摩罗”(“摩罗”一词最早多指印度的锡克教信徒。因为对异域文化的陌生,香港人见了印度差人,不管他们信仰什么,统统称为“摩罗差”。[3])的来自东南亚、南亚的穆斯林。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占据了香港,由于没有足够的人员,英国政府便大量招募印巴人代为管理香港。这些印巴人中有大量的穆斯林,多居住在些利街一带。随着与外界的交流增加,特别是经济方面,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带着掘金的梦想来到香港。

另一大系统就是华裔穆斯林。据《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社刊》(纪念特刊)中记载,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有华裔穆斯林来港,比如,云南穆斯林在香港上环、中环一带贩运茶叶。鸦片战争后,临近香港的广州与肇庆等地的穆斯林移居香港。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内地的大批回族穆斯林来到香港。香港《博爱社简史》载:“由于日寇侵华,穗市回教难民云集港岛,本社亦曾变为临时收容所,但经费有限,无法长期安置,乃由萨非经公,向政府申请,办理一所回教难民营,地点在新界元朗锦田内,伙食由回教人士一手经办,营长为广州周善之阿訇,处理营内一切教务,并领一日五番拜。”[4]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回族穆斯林涌入香港,这使得香港华裔穆斯林的实力和社会影响得到了增强。50年代初期,又有大量内地的回族穆斯林移居香港。自此之后,香港华裔穆斯林在人数上超越了外籍穆斯林。

二、香港的清真寺

香港目前共有5座清真寺,分别为些利街清真寺、九龙清真寺、爱群道清真寺、柴湾清真寺、赤柱清真寺。

些利街清真寺:即回教清真礼拜总堂,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创建于1870年,位于港岛中环些利街。利街清真寺的宣礼塔是一个3层建筑阁楼圆塔,约20米高,顶端是一个伊斯兰风格的圆形外包,尖端处带有一个月牙和一颗星星。宣礼塔后面是一个长方形大殿,长约70米,宽40米,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礼拜。大殿外侧东北角是一个水房,供前来礼拜的穆斯林洗浴之用。

九龙清真寺:位于九龙弥敦道“黄金地带”,与香港九龙公园毗邻相接,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在伊斯兰文化中,男女有别、分而礼拜,所以,清真寺分两个大门,左边为男,右边为女。该寺是一个三层楼房建筑,第一层两边设有办公室、图书室、会议室和研读中心,第二层设有教室,专供穆斯林青少年儿童学习宗教知识,第三层则是礼拜殿,由白色的大理石砌成,左侧大殿宽大,右侧供女子礼拜的房间较小。该寺的宣礼塔的四角竖立,窗户上的拱形结构,传递着伊斯兰建筑的神韵。

爱群道清真寺:全名为艾马尔清真寺暨伊斯兰中心,位于爱群道40号,1981年9月落成。该寺一楼的大理石墙壁上,用彩色玻璃镶成的麦加禁寺天房图案,这是伊斯兰文化的明显符号。二楼是穆斯林礼拜前洗浴的场所。三楼是穆斯林男性礼拜大殿,四楼是穆斯林女性礼拜殿,五楼是清真餐厅,六楼的图书馆摆放着各种版本和语言的书刊、报纸,另外还有为社区穆斯林提供的免费医疗室。

爱群道清真寺附近建有黄泥涌道回教公共坟场,19世纪时开始使用,至1989年4月25日,共有坟墓5858穴。由于政府于1976年兴建香港仔隧道,收回了坟场部份坟地,坟场内原有的一座清真寺也被拆毁。作为补偿,政府将爱群道40号地段拨出,建造了爱群道清真寺。

赤柱清真寺:位于香港南端的赤柱半岛,在此处建寺,主要是为了方便驻守当地的外籍穆斯林军警礼拜。该寺的墙壁金黄,典型的南亚建筑风格。

柴湾清真寺:位于柴湾回教坟场之内,是为方便前往扫墓的穆斯林礼拜。另外,除了黄泥涌道回教公共坟场,还有柴湾回教坟场,于1963年8月启用,由于政府收回九龙何文田回教坟场地段,遂改辟柴湾回教坟场作为替代。

除了上述5座清真寺外,为了方便穆斯林礼拜,一些社团、学校及军营均附设有礼拜殿,比如,中华回教博爱社礼拜殿,伊斯兰英文中学礼拜殿,达吾德·布哈里协会礼拜殿和粉岭军营礼拜殿等。这些礼拜殿只作平日礼拜用,每周主麻聚礼及每年两次会礼均在各清真寺举行。

三、香港的伊斯兰教团体

作为香港六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尽管人数最少,但是,伊斯兰教在香港的影响力却很大。目前,香港穆斯林的伊斯兰教社团组织共有8个,即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香港中国回教协会、穆斯林妇女会、香港回教信托基金会、香港伊斯兰联会、香港伊斯兰青年协会、香港伊斯兰中心、国际伊斯兰教服务团。

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位于湾仔陈东里7号,香港华裔穆斯林人数最多的伊斯兰教团体。自1927年创立以来,该社致力于推进伊斯兰教事务,积极发展文教和群众福利事业,举办屯门伊斯兰学校、伊斯兰英文中学等。在坚持伊斯兰教信仰前提下,该社与香港的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孔教、道教组成六宗教共同体系,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香港中国回教协会:位于香港北角锦屏街东发大厦座四楼B4号,前身是香港中国回教文化研究会,实即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香港分会。该协会的主要宗旨:依照圣训、热爱祖国,发扬伊斯兰教和平奋斗精神,对国家、人民、宗教及香港社会做贡献。自1938年成立以来,宣扬宗教、联络穆斯林情谊。1959年,创办刊物《回民通讯》,宣扬教义,报道内地各族穆斯林信息。

香港回教妇女会:1953年成立,香港穆斯林妇女的群众性团体。该会主要任务:对香港穆斯林妇女的各种活动进行指导,维护妇女合法利益,发展福利、辅助友会,推动教务。除与港地各伊斯兰社团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举办各种宗教活动外,还经常发动会员为教内外人士提供社会福利服务。

香港伊斯兰联会:香港地区外籍穆斯林社团联合组织,位于爱群道清真寺所在大厦。20世纪初,由印度、马来西亚等国来港经商或工作的穆斯林创建,主要从事香港地区伊斯兰文化、教育及社会福利事业,设多项奖学金及教育慈善基金,协助穆斯林子弟进修学业,还举办有“哈智林世德护老院”,所辖“马达五图书馆”藏有不少伊斯兰教图书。

香港回教信托墓金总会:1984年成立,香港最大的穆斯林团体。该会由香港各伊斯兰基金会组成,其成员组织有香港伊斯兰协会香港巴基斯坦协会、香港印度穆斯林协会和香港达吾德·布哈里协会等,主要负责管理港、澳两地清真寺、回教坟场等设施。

香港伊斯兰青年协会:1973年成立,位于爱群道清真寺八楼,香港穆斯林青年的社会团体,主要任务是:促进香港与海外穆斯林青年的往来,邀请香港的穆斯林参加各类宗教学术讲座。

香港伊斯兰中心:1981年创建,位于香港摩理臣山湾仔爱群道40号,是中国香港穆斯林创办的综合性机构,又称林世德伊斯兰中心,设有教室、图书馆、礼拜殿等,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和联谊活动。

国际伊斯兰教服务团:成立于1983年,一些伊斯兰复兴主义者是该社团成员,该社团主要任务:弘教事业,兴办教育,宗教服务等。

除以上伊斯兰教团体外,还有由巴基斯坦籍、印度籍和香港穆斯林什叶派中伊梅利运动成员为会员的香港巴基斯坦协会,香港印度穆斯林协会及香港达吾德·布哈里协会。

四、香港的穆斯林知名人士

脱维善,回族,1917年出生,先后担任香港国际伊斯兰教协会主席、九龙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主席、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席、香港宗教联合会副会长。他18岁自立谋生,1957年,独力创办香港服务公司。1990年,因突发心脏病,不幸病逝。

脱维善有一颗至诚的爱国之心,在许多国际会议上,他多次实事求是地向国外介绍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比如,1978年,他以香港教区代表的身份,出席伦敦国际伊斯兰研究会。日本代表提出:在主麻日礼拜时,中国的清真寺没有对穆斯林开放。脱维善据理力争:“中国当局对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一向是极自由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各地清真寺的开放情况和他在大陆的见闻,澄清了国外对我国宗教政策的误解。他不但热爱祖国,更热爱香港,1984年3月12日,他发表《致香港立法局议员的公开信》,表现了他对香港前途的热切关心。

脱维善一心向主,热爱伊斯兰教,改善了香港穆斯林的经济状况和教育环境。他创建了博爱社福利中心,为华人穆斯林吃上舒心可口的清真食品提供了方便。他多方奔走,自筹资金40万港元,终于创立了香港伊斯兰英文中学,为社会培养穆斯林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

脱维善爱国爱教、热心公益,“他劳苦而功高的一生是把华人穆斯林纳入主流社会。正是因为他及其同时代穆斯林兄弟姐妹的同甘共苦使香港华人穆斯林在这里有了一席之地。”[5]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称:“脱维善先生是位爱国爱教的穆斯林社会活动家。他在团结香港各界人士,为兴办宗教公益教育事业竭诚尽智。在增进香港与伊斯兰世界和内地伊斯兰教界人士的友好联系,以及为香港回归祖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深受海内外有识之士赞赏,脱先生不愧为香港穆斯林之楷模。”[6]

张广义哈吉,回族,1911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广州。7岁时,他离港前往广州求学,就读于广州清真寺小学,16岁师从马瑞图阿訇学习阿拉伯语和《古兰经》知识。后来,在奥斯曼·马修托的指导下,学习伊斯兰教。18岁时,成为濠畔清真寺的宣礼员。21岁时,刚过弱冠之年的他已经荣升濠畔清真寺助理阿訇。1939年,28岁的他受中华回教博爱社邀请,返回香港传教,担任驻社阿訇。1949年,出任些利街清真寺阿訇,成为香港著名伊斯兰教教长。在任教长的52年期间,他先后在九龙清真寺、些利街回教总堂担任驻寺阿訇。

作为一位阿訇,张广义尽职尽责,走家访户劝说穆斯林去清真寺礼拜,教导他们假日去清真寺学习,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清真寺接受经堂教育。作为一位穆斯林,他虔诚敬主,编写了《伊斯兰教的真谛》《斋戒》等著作,不仅用中文出版,还用英文、阿拉伯文出版发行,为香港穆斯林伊玛尼的传承做出了一生的贡献。

杨汝万,1938年10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番禺,著名的地理学家、教育家,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幼年时,他就读于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办的小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了香港大学地理系。1963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6年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硕士学位,197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主要从事亚洲城市、廉价房屋、城市规划政策与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出版38本专著,发表了110多篇文章。“杨汝万教授在学术界、教育界和担任的各项社会公职中所取得的杰出成绩,也使香港中外穆斯林普遍引以为荣。”[7]

杨汝万出身于虔诚的穆斯林家庭,他深刻领会了“爱国是伊玛尼(信仰)的一部分”的思想,念念不忘祖国。1974年,《大英百科全书》委托他撰写广东省的文章。尽管新加坡大学图书馆缺乏有关广东的书籍和资料,但他仍然克服了困难,写成这篇文章,为宣传祖国尽了一份力。杨汝万的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结 语

伊斯兰教在传入香港的过程中,香港的清真寺,如些利街清真寺,融入了浓郁的伊斯兰文化;香港穆斯林,尤其是香港穆斯林公众人物与伊斯兰学者,以及香港伊斯兰教团体传承了伊斯兰教的宗教观念,沿袭了穆斯林的生活传统。

同时,香港的伊斯兰教也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不同宗教象征的十字架、月牙和黄旗等聚拢在香港的建筑群中,这种在多元化的文化互动中,香港逐渐形成了多元交融并存的宗教文化特色。身处其间,香港的伊斯兰文化不再是原来的形态和含义,而是吸纳了印巴文化、儒家文化等,这些文化一起呈现着时空的转变和视觉的错位,诠释了宗教文化的本土化吸纳及其传承性、变异性。

参考文献:

[1]杨怀中.回族史论稿[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3.

[2]赵红宇.香港宗教的传播与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7(2):137.

[3]马建福.香港穆斯林[J].回族文学,2012(2):60.

[4]敏贤良.香港穆斯林概况[J].中国穆斯林,1997(3):26.

[5]马建福. 19世纪末以来香港华人穆斯林的伊斯兰信仰转变[J].伊斯兰文化,2010(1):153.

[6]刘淑英.爱国爱教、热心公益的回族企业家脱维善先生[J].回族研究,1993(1):72.

[7]刘淑英.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奉献之间──记香港杰出华人穆斯林学者杨汝万教授[J].回族研究,1997(3):82.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