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协会杂志 > 新月世界 >

埃及的斋月传统习俗探究

【字体大小】 [] [] []2014-09-29 10:58 作者:刘 晖

伊斯兰历的九月是斋月(),在中国也被音译为“莱麦丹”月。根据伊斯兰教义的规定,穆斯林要恪守五功,即心有念功、身有礼功、性有斋功、财有课功、命有朝功,在莱麦丹月正是履行斋戒功课的时间。《古兰经》中说道“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还说“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当斋戒。”(2∶185)

据历史记载,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第2年(公元623年)就开始在斋月履行斋戒功课。圣训中提到“你们要见新月而封斋,见新月而开斋”,因此莱麦丹月斋戒最多是30天。伊斯兰教法规定:封斋从每天晨礼宣礼即晨光发晓开始一直到日落,期间戒饮食、戒房事、戒绝诽谤、秽语和各种丑行。 在伊斯兰教法中,斋戒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意义除了完成宗教义务外,还在于它能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使人切身体会穷人的饥苦,萌发仁爱恻隐之心,鼓励济贫行善的行为,是穆斯林加强信仰、升华精神、纯洁心灵、接近安拉的重要功修。

伊斯兰教认为斋月是尊贵之月,首先因为该月是《古兰经》开始降示之月,其二是“盖德尔夜”()在斋月的第27夜,盖德尔夜的意思是前定、高贵之夜。《古兰经》说“我的确在盖德尔夜降示了它。你怎能知道盖德尔夜是什么?盖德尔夜比一千个月更优越,在那夜,众天使和精神奉他们养主的命令降临,完成各项事情。那夜平安吉祥,直至黎明显著。”(97∶1-5)

每当斋月来临,世界各国的穆斯林们大都通宵达旦,进行礼拜、切磋教义、走访亲朋、大行善举。他们要完成斋戒功课,注重给予施舍,除每天例行的5次礼拜外,每晚还要进行“特拉威哈”(,每晚进行的间歇礼拜)和诵读《古兰经》等。埃及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阿拉伯国家,在欢度斋月的活动中还有一些独特的传统习俗,有些习俗甚至流传和影响到其他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

一、穆斯哈拉提()

穆斯哈拉提是一种宗教职业人员,也被称为穆萨希尔(,意为叫醒人们吃封斋饭的人),他们只在每年斋月这30天的夜晚才工作,一般手持敲击乐器或吹奏乐器,发出很响亮的声音,并伴随着的赞美真主呼喊声和宗教赞美歌曲,在晨礼前唤醒人们,通知人们吃封斋饭。

在伊斯兰初期,比拉尔·本·拉巴哈(,卒于公元642年)是伊斯兰历史上第一位宣礼员,也是第一位穆斯哈拉提,在斋月的深夜他首先走街串巷,呼唤人们起床吃封斋饭,然后是伊本·乌姆·马克图姆()做斋月晨礼的宣礼,这时侯人们就不能再用餐了。先知穆罕默德曾说:当比拉尔呼唤时,你们就去饮食,直到伊本·乌姆·马克图姆开始呼唤。

据考证安白塞·伊本·伊斯哈格(,公元852-854年任埃及总督)是埃及第一位穆斯哈拉提,在伊斯兰历228年(公元843年),他从弗斯塔特(,开罗的古称)的军营走到欧麦尔·本·阿斯清真寺(),沿途呼喊叫醒人们吃封斋饭。此外,埃及人认为埃及的穆斯哈拉提在伊斯兰历史上首先发明用敲鼓声叫醒人们。他们所用的鼓被称为巴宰(),是一种长圆形的鼓,正面是皮制的,背面是铜制的,中间为空心的。他们一般左手拿鼓,右手直接敲鼓或用木棍敲鼓。

埃及的穆斯哈拉提一般在封斋前2个小时唤醒人们,根据埃及过去的传统习惯,当斋月的夜晚听到穆斯哈拉提的呼喊声,妇女们会用一张纸卷起一摞硬币,然后用火点燃纸卷的一段,从阳台上扔给穆斯哈拉提作为奖赏,穆斯哈拉提循着火光捡到钱后会报以感谢的歌曲。穆斯哈拉提是没有工资的,直到开斋节的第一天,辛苦一个月的穆斯哈拉提会挨家挨户地继续敲鼓,人们都会给他们钱、糖果和礼物,并互相祝福节日快乐。

穆斯哈拉提曾经在北非的埃及、苏丹、利比亚和沙姆地区的叙利亚,以及沙特、巴林、卡塔尔、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很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科技的发展,这种职业半消失了,但是在埃及在斋月期间还可以见到这种习俗。

二、仁慈的餐桌()

《古兰经》中说“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确是真主所知道的。不分昼夜,不拘隐显地施舍财物的人们,将在他们的主那里享受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2∶274)仁慈的餐桌既是圣行,也是慷慨施舍,累积善行的行为。

历史学家们认为仁慈的餐桌最早出现在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当时一些人从塔伊夫来到麦地那倾听使者传道,归信了伊斯兰教,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由于正值斋月,使者和比拉尔·本·拉巴哈就为他们提供开斋饭和封斋饭。之后的四大正统哈里发效仿使者,在欧麦尔·本·哈塔卜(,第二位正统哈里发,634-644年在位)时期,他曾专门准备了房间,招待把斋的人们吃开斋饭。阿巴斯王朝时期著名的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公元786-809年在位)曾经在他的宫殿的花园中摆设开斋饭,而他本人则微服私访,穿行于餐桌之间,询问用餐者对饭菜的质量和数量的意见。

在埃及仁慈的餐桌开始于里斯·本·萨阿德(,公元713-791年),他是一个富有的伊斯兰教法律学家,在斋月里他本人只吃蚕豆,却给他人提供美味的食品,特别是一种叫海利塞()的甜点,一般是以面粉、糖、牛奶和干果碎制成,后来它被称作“里斯的海利塞”。公元880年时,埃及的突伦王朝(868-905年)创建者艾哈迈德·本·突伦(,公元835-884年,880年自任埃及与叙利亚的统治者)曾下令在斋月广为设立仁慈的桌子,后来他的儿子胡马拉威(,公元884-896年在位)继承了他的做法。法蒂玛王朝统治埃及时期也延续了这种做法,当时设立了达尔·费特拉(),意思是开斋棚。在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而中止了这种做法。在英法殖民时期,埃及的宗教慈善协会为穷人恢复了这种做法。在20世纪70年代仁慈的餐桌再度兴盛,广泛流行于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

三、斋月鸣炮()

开罗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中第一个在斋月鸣炮示意开斋和封斋的城市,但是这个传统却源于意外。相传在伊斯兰历859年(公元1454年)斋月第一天,马穆鲁克王朝时期的素丹佐希尔·赛弗丁·胡什格达姆(,1460-1467年在位)命令卫兵试射一门大炮,鸣炮的时刻正好是落日时分,人们以为素丹想用鸣炮提醒大家开斋的时间,就纷纷来到素丹的府邸表示感谢,于是素丹就决定每天开斋时鸣炮,后来又实行了封斋鸣炮。

19世纪中期,埃及阿拉维王朝(,1805-1953年)的阿巴斯帕夏一世(,1848-1854年在位)时期,开罗有两个开斋大炮,一个在萨拉丁城堡,一个在开罗郊区阿巴斯亚区的阿巴斯帕夏一世王宫。在赫迪威·伊斯梅尔帕夏(,1867-1879年在位)时期,为了让鸣炮的声音传得更远,就把炮台选址在开罗市内地势较高的穆盖塔姆山(),当时是在斋月前用大轮车将大炮从萨拉丁城堡运往穆盖塔姆山,当斋月结束后再把大炮运回城堡保存。

直到1859年斋月大炮一直用实弹发射,而且除了斋月中每天的开斋和封斋各鸣炮1响之外,在确定看到斋月的新月后,还要连续三天每天鸣炮21响以示庆祝。出于对萨拉丁城堡及周围的建筑的保护,之后就不再使用真炮弹,而是施放假炮弹。而原先的斋月大炮先是从萨拉丁城堡转移到爱资哈尔清真寺附近的的达拉赛()地区,后来又转移到爱资哈尔大学附近的卜欧思城()地区。后来因为战争原因,开斋鸣炮的传统一度停止。直到1983年,当时的内政部长艾哈迈德·拉什迪决定在萨拉赫丁堡上恢复“开斋鸣炮”。在90年代初,埃及古迹保护单位为保护古迹再次要求停放“开斋炮”,将原先的3个大炮中的2两个运往穆卡塔姆山,1个仍保留在萨拉丁城堡的警察博物馆广场作为旅游参观景点。聪明的埃及人专门制作了“开斋炮”的画面, 利用电视转播让斋月“开斋鸣炮”的传统得以延续。

斋月鸣炮的做法首先从埃及传播到沙姆地区,如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后来在19世纪末传到了伊拉克的巴格达,然后又传到了科威特城,科威特的第一个斋月大炮出现在1907年穆巴拉克·本·萨巴赫谢赫时期(,1896-1915年在位)。在中东发现石油前,斋月鸣炮传到了所有海湾国家及也门和苏丹,以及一些西非伊斯兰国家,如乍得、尼日尔和马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也于1944年开始用鸣炮示意开斋。

四、斋月灯笼()

在伊斯兰教初期,灯笼(法努斯,)是夜晚前往清真寺或走亲访友时的照明用具,在法鲁兹·艾巴迪()编写的阿拉伯《辞海》()中说,灯笼的原来叫做“纳玛姆”(),是照明的意思。这个单词为古希腊传入的词汇,指一种照明方式,在沙姆地区还称之为福纳斯()。

关于埃及的斋月灯笼的传统,流传着几个传说:1.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喜欢在夜晚外出观察斋月的月亮,孩子们和他一起外出并为他照亮,每个孩子拿着灯笼,唱着歌,表达迎接斋月的喜悦。2.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希望让开罗在斋月的每个夜晚都灯火通明,于是下令每个清真寺的谢赫都要用蜡烛点亮灯笼并悬挂出来。3.在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哈基姆·巴莫尔拉(,公元996-1021年在位)时期,禁止女性离家外出,只允许在斋月里出门去清真寺礼拜,当时需要有个男孩拿着灯笼走在前面,以提醒其他人有妇女经过并避让。后来妇女们可以自由外出了,但是人们仍然保持着斋月打灯笼的传统,往往是孩子们拿着灯笼在街上边走边唱歌。4.为科普特人的传统习俗,这个传统与圣诞节有关,当时基督教徒们用点亮的灯笼和彩色蜡烛庆祝圣诞节,后来这种习俗逐渐被穆斯林接受和使用。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伊斯兰历358年(公元968年)的斋月5日,法蒂玛王朝第四位哈里发穆阿兹·里丁拉(,公元953-975年在位)来到开罗,开罗居民手持火把和灯笼欢迎他的到来,自那时起,灯笼便与斋月联在了一起,斋月灯笼的称谓也由此而生,其功能也从原来的夜间照明器具变为庆祝斋月降临的庆祝和娱乐工具。斋月期间,夜幕降临后,孩子们便手持斋月灯笼,穿梭奔跑于大街小巷,向自己的家人或街坊邻居索要糖果和甜点。斋月里孩子们唱的最多的歌曲是《沃哈维,呀,沃哈维》(),表达了迎接斋月的喜悦心情。

尽管关于斋月灯笼的传说五花八门,准确的起源也难考证,但是斋月灯笼确已成为埃及斋月的一个突出特征。埃及传统的斋月灯笼一般是用铁皮、铜箔和玻璃制成,里面点上蜡烛,可以防风防雨。斋月灯笼并不只在斋月制作,而是全年制作保存好斋月时出售。有的灯笼很常见,如布尔加()、纳志玛()、阿布·维拉德(),样式一般是四方形、四棱锥形、六边形、六棱锥形等。有的灯笼制作很复杂,如“巴尔拉曼”(),意思是议会,因为这种灯笼和20世纪30年代挂在埃及议会大厅的灯笼很相似;还有一种灯笼以埃及国王法鲁克(,公元1920-1965年)命名,因为这种灯笼是当年为庆祝国王生日而特制的。

埃及生产斋月灯笼最古老的地方在开罗泽娜白夫人()地区附近的塔哈特·卢巴()地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商人都来此大量采购斋月灯笼。近年来,中国制造的斋月灯笼因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物美价廉而在埃及大受欢迎,特别是各种动物造型的斋月灯笼,装上电池后,彩灯闪烁,歌声悦耳,能行能走,集照明、音乐、玩具等功能于一身,令孩子们爱不释手。中国制造的斋月灯笼使埃及的斋月灯笼中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也为埃及的斋月传统注入了新的“东方元素”。

斋月灯笼已成为在埃及过斋月的象征,每当斋月来临开罗的大街小巷、大小商铺、家家户户几乎都挂着斋月灯笼。斋月灯笼给斋月增添了喜庆,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使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得以延续。同时埃及的斋月打灯笼习俗还流传到很多阿拉伯地区,如大马士革、阿勒颇、耶路撒冷和加沙等地。

总而言之,埃及的斋月传统习俗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时代的变迁中,既有保留,又有创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受到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2012年度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古兰经》中关于的斋月,http://www.panmuslim.com/portal.php?mod=view&aid=2212

2.《古兰经》之盖德尔章,http://hi.baidu.com/aljazeera/blog/item/821e9b38e2d935f93b87ced6.html

3.http://ar.wikipedia.org/wiki/

4.http://ar.wikipedia.org/wiki/

5.http://ar.wikipedia.org/wiki/

6.http://ar.wikipedia.org/wiki/

7.埃及的斋月灯笼优于中国产的,http://www.masress.com/egynews/47978

8.斋月的习俗,http://www.algomhuria.net.eg/it/din10.html

9.埃及的斋月依然富有特色,http://www.diwanalarab.com/spip.php?article15316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教授)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