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经学思想建设 > 解经和新“卧尔兹” > 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作品 >

伊斯兰教的宽容精神

【字体大小】 [] [] []2016-06-21 10:50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杂志 作者:王明权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知识日新月异,信息产业方兴未艾,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的时代。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相信谁也不希望见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谁也不希望美好的家园变成残破瓦砾。因此,人与人之间理应平等相待、互相关怀、互相谅解、相互宽容,减少纷争。在今日社会文化思想多元化的环境中,只有拥有宽容精神,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弘扬宽容精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才能同心同德,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伊斯兰教是主张和平、宽容、仁爱、反对暴力、仇恨和恐怖的宗教。《古兰经》云:“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世人原是一个民族”(2∶213)。经文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人类社会原是一个大家庭,人类源于一个祖先,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那么由不同形态构成的社会就应该是一个互相依存,竞相为善,互相包容的网络。我们应当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件事可以离开其它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在所难免,诸事纠葛,难以胜数,人与人之间不能总是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心态。俗话说:“量小非君子”,“得饶人处且饶人。”

宽容是真主的伟大德性之一,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和美德。因为《古兰经》说:“如果你们恕饶他们,原谅他们,赦宥他们,〔真主就赦宥你们〕,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64∶14)不对别人的态度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为几句口舌小肚鸡肠,不因自己吃的一点点亏而烦恼不安等等,这些都是打造一种和谐社会氛围的具体表现。《古兰经》说:“善恶不是一样的。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那末,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41∶34)先知穆圣说:“你当敬畏真主,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当以善偿恶,且善就能消灭恶,你当以良好的品德与人们相处”。

伊斯兰教的宽容精神首先是在信仰方面,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绝无强迫,并善待非穆斯林。《古兰经》云:“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2∶256)。“你们有你们的报应,我也有我的报应”。(109∶6)这说明伊斯兰教是倡导宗教与宗教之间相互理解与宽容的。伊斯兰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仍然是富有豁达与宽容精神的。然而,有些人对伊斯兰教怀有偏见,肆意歪曲,说什么“穆罕默德,一手执经、一手执剑”,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穆圣说:“谁伤害异民族,谁便是我的仇敌。”又说:“真主最喜爱的宗教是宽容的正教(伊斯兰教)。”可见宽容是伊斯兰的教义精神。然而,2002年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装摧毁了境内所有的偶像,这种极端的狭隘意识和过激行为,不是伊斯兰的精神,而是宗教和人类的不幸与悲哀,随之又传来了印度右翼教徒焚烧《古兰经》的消息,“冤冤相报,何时了”?难道不同文化之间就不能和平相处,多一点宽宏大度共谋发展吗?先知穆圣宽容、忍让的品德以及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精神是对这类过激行为与“唯我独尊”者的最有力的抨击。穆圣不仅对穆斯林兄弟表现出了谦虚、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且对非穆斯林乃至仇敌也表现出了宽容、善待的君子的风度。有一次,一个异教徒,手持宝剑,突然冲向穆圣并大声吆喝:“穆罕默德,看今天谁来保护你”。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穆圣却十分镇静地回答:“有真主保护我”。穆圣的这句话铿锵有力犹如晴空霹雳一样震慑住了对方,只见那异教徒手中之剑陡然落地,圣人弯腰拾起宝剑说:“如果现在我要杀你,又有谁来保护你呢?你归信吧,你作证真主独一无二,我是真主的使者”,那人说:“你要杀就杀,我决不归信”。然而穆圣并没有伤害他,把宝剑还给他并说:“你走吧”。此刻这个异教徒内心对穆圣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来到穆斯林中激动地说:“我是从伟大的人,人中最优秀的人那儿来”。穆圣的宽容和仁慈正是《古兰经》的展现。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应当是能善待仇敌、善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穆圣曾郑重发誓说:“我向真主发誓,那样的人没有信仰,因为他使周围的居民感到不安全”。又有一次,穆圣正在组织一个重要会议,眼前走过来一群送葬的人,各种声音吵吵闹闹,有弟子报告说:“那些是城内对穆斯林不满的犹太人,是否应当阻止他们路过这里,命令他们改道送葬。”穆圣回答说:“被送葬的不也是一个人吗?”他要大家保持沉默和宽容,会议稍停,让送葬的人群过去了,一切都平安无事了。据传,艾布·苏福扬原是圣人的劲敌,他曾多次谋害圣人,但圣人从不计较,一直宽恕他,甚至俘虏他以后又释放他,直到他被感动得也成了一个穆斯林。穆圣对待仇视者,没有以怨报怨,而是以德报怨,他所表现出来的心胸宽广的气度,永远是我们的典范和榜样。我们现代人,如果也能这样“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计前嫌,那么任何家庭问题,同事间的矛盾,社会纠纷,国际争端等等都容易解决了,哪里还有什么隔阂、仇杀和战争呢?

宽容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管子》曰:“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不要小看宽容,事实上,不宽容的言行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古今中外都有之。《史记》中记载,廉颇因蔺相如功劳显赫且官职在他之上而经常口出恶言,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则以国事为重不计私仇与个人得失,廉颇为蔺相如的高风亮节所感动,两人最终“将相和”,使赵国避免了强邻的侵扰。歌德是德国文学家,一次他外出散步,在路上遇见了一位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站在歌德面前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说:“而我却正好相反”。说着笑容可掬地为对方让出了路,可见歌德的大度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现实生活中,假如在拥挤的公共场合,不慎踩了别人的脚或撞了别人,这是很常见的事,与别人发生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往往在所难免,与其互不相让,吵骂、拳脚相加,甚至演出一幕幕悲剧来,不如主动说声“对不起”以示歉意。简简单单三个字,便可让冰雪消融,化干戈为玉帛,何乐而不为呢?当我们宽容他人,善待他人,从而化解了一段忧怨,赢得了一份友谊,争得了一份情感的时候,谁不会因此而激动万分,惬意无限呢?当我们深陷苦闷、忧谗畏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突然获得他人的理解、鼓舞和帮助,谁不会因此而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呢?而伊斯兰教正是将宽容思想作为穆斯林的美德和善功,要求穆斯林在社会交往中宽大为怀,善待朋友,且有容人之量。因为《古兰经》说:“如果你们容忍,那对于容忍者是更好的。”(16∶126)穆圣也曾说:“凡信仰真主和后世者,让他善待邻居,凡信仰真主和后世者,让他款待客人,凡信仰真主和后世者,让他讲善言和沉默”。所以尊重他人隐私,尊重他人人格,宽恕他人的过失和缺点,多讲别人的长处,少讲甚至不讲他人短处,不耻笑他人,更不在背后谈论人非,不说三道四、不嘲弄、不嫉妒、不报复等等美德,无不包含了丰厚的宽容哲学。正如《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的教胞的肉吗?”(49∶12)“信道的人们啊!如果一个恶人报告你们一个消息,你们应当弄清楚,以免你们无知地伤害他人,到头来悔恨自己的行为。”(49∶6)即使有人诽谤了自己,但人正不怕影子歪,也要坦然处之。“大度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海阔天空,胸无城府”是宽容,“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静对华贵,不拘小节,忘却功利,腾达事业”更是宽容,“笑对困扰,排忧解惑,心如磐石,不卑不亢”还是宽容,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人类社会才会爱意浓浓,美丽祥和,正因为有了我们相互之间的宽容,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宽松的社会、和谐的社会。

伊斯兰的宽容还体现在对植物、动物及一切自然之物的爱护。禁止滥杀异类,任意践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等。据传先知穆圣常常开门供猫儿来往,亲自医治鸡子的病,用袖子给马梳痒,一次圣妻阿依舍骑了一个有病的驼,她对它稍一呵斥,穆圣就对她说:“对牲口柔和些!”又说:“凡对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仁爱者都有报酬”。

在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方位推进,社会冷漠,人际关系紧张,感情交流断裂等现象日渐凸现,极易导致社会生活的功利化和非人道化,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强调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历史的重任。假如把这种宽容思想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类矛盾和冲突,把松散的断裂关系粘合起来,凝成一个整体的合力。因此,我们穆斯林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应该大力弘扬伊斯兰教的宽容精神,学习穆圣宽容、仁爱的美德。人类社会都是阿丹圣人的子孙后代,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如果有些人无意间做出了伤害穆斯林民族宗教感情的事情,切不可采取粗暴,过激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激化相互之间的矛盾,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而应依靠政策法律有理有节地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对内要加强团结,对外与人为善,相互的理解、信任、沟通,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抛弃一己的利害关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共同营造一个政通人和,内合外顺的和谐社会。

(选自《中国穆斯林》2005年第四期)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