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所简介
同心清真大寺是宁夏历史最悠久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与广州怀圣寺、泉州圣友寺、杭州凤凰寺、扬州仙鹤寺、开封东大寺、西安化觉巷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北京牛街礼拜寺以及新疆艾提卡尔清真寺等并列为中国十大古清真寺。新中国成立后,同心清真大寺作为一处见证了同心红色历史的宗教文化遗产,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保护。
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成形时期,伊斯兰教在明王朝的扶植关怀下,彻底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王室非常尊重穆斯林和穆斯林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明代的开国元勋中回族人占了相当的比例,如胡大海、冯国用、冯胜、常遇春、沐英、蓝玉、丁德兴、麻英、达云等名将。史书上还记载着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任命回回穆斯林大师数人为翰林院翻译,专职编辑伊斯兰教经典,曾御书百字,赞美伊斯兰教及先知穆罕默德,并敕修清真寺于西安、南京以及滇、闽、粤等省。明洪武二年(1369),大将徐达、俞通海率兵攻取宁夏全境,结束了蒙古人在同心乃至宁夏的统治。从而取得了传播伊斯兰教的权力和空间,也为同心清真大寺的始建奠定了坚实的宗教文化基础。
同心清真大寺始建的确切年代,史书并无具体的记载,也无可供查阅的资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同心清真大寺的兴建、诞生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折射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根据史料记载和1983年的维修发现,清真大寺起初是座喇嘛昭。1367年,元王朝摇摇欲坠,蒙古人遂弃昭而走。受明政府扶持的穆斯林,在倾圮的旧昭基上改造翻建成了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的建筑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主体建筑群,建在一座高7米的砖砌台座上,台座四周均用39×20×8厘米的青砖包砌,台座东西通长60米,南北通宽53米,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建有礼拜大殿、邦克楼和南北厢房,建筑面积2,870平方米;下部建筑群及附属建筑较多,它们是寺院门、照壁、砖砌劵门洞和浴室。牌楼以南的下河滩地上新建有中国工农红军西征纪念园、红军西征纪念馆、红军井(原官井)、生态园、诗苑和豫海大桥等建筑。
礼拜大殿坐西面东,位居中轴线,由前殿、后殿和门前的抱厦组成,体态宏大,气势雄伟。前后殿能容纳近千人同时礼拜。
邦克楼又称宣礼塔,为呼唤穆斯林教众前来礼拜而建。
厢房既是清真寺教长讲经兼会客之所,也是海里凡(清真寺里学习阿文和伊斯兰教知识的学员)诵经学习兼休息之室,又是寺管会临时办公和接待来访者之处,具有多种功能。
券门洞算是清真大寺高台座之下的建筑,位于高台座正面墙壁上、邦克楼之下。券门洞共有一组三孔,每孔皆以青砖砌箍,其中,中门洞高2.9米,宽1.7米,两侧门洞高2.5米,宽1.77米。自券门洞入,过8米拱道,南北两侧各置一拱券型小窑洞,洞门顶部为相当讲究的花饰挂落。越洞门,便见青石铺就的10米宽的33级台阶,拾级而上,可登高台之上的邦克楼、大殿及厢房。
照壁为砖雕仿木结构,坐落在券门洞以西,距券门洞10米之遥。其长9米,高6米,但其所包含的文化分量远远超过了自身的大小和重量。照壁所用青砖,雕磨精细,古朴简约。照壁上端的青砖砌雕成斗拱飞檐,每个斗拱呈45度方向朝前挑出砖拱,砖拱之上再承托一排砖斗,并在其上伸出砖雕麻叶云头。檐袱之上挑出檐椽连同顶上的按脊挂瓦,使照壁形制美观,端庄秀丽。中间立面上,一幅“月藏松柏”砖雕图,构图精美,形象生动。苍翠的松柏间,一轮明月隐隐约约,清泉自松间流下,仿若淙淙有声。整个布局给人以安详、恬静、舒适又超然的美感。
清真大寺的正门历来在大寺西侧,几易制式和规模。2005年修葺,将大门建成砖雕台座、顶部出檐的四柱三门牌楼式大门。门墙高10米,跨度15米,无门扇类,属开放式大门。檐上的滴水以下,整个大门以翠绿为主色调,因绿色象征着生命与和平。绿色背景的门楣上,烫金中阿两种文字书写的“同心清真大寺”几个大字熠熠生辉,流光溢彩。
牌楼位于寺院南部居中处,仿古建筑。牌楼前下4层70级台阶,直通中国工农红军西征纪念园。清真大寺历史上并无牌楼,2005修葺时拆除了原沐浴堂,在其旧址增建了牌楼。牌楼高10米,跨度22米,两边有八字墙依楼而立。作为装饰性建筑,牌楼以水泥浇铸底墩,墩高两米,属三间四柱三楼不出头式石牌楼,气势恢宏,威严壮观,檐以下彩绘图案,简约大方又浓墨重彩。二楼正反两面壁上都书有“同心清真大寺”字样,四周的彩绘图案烘云托月,五彩缤纷,是清真大寺既时尚又古色古香的一座建筑小品。
沐浴堂历来是清真大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洁心洁性先洁身,洁体洁性更洁心。从伊斯兰教教义讲,穆斯林欲临近真主,拜主赞圣,洁身净体是首要条件。因此沐浴堂是所有清真寺必有的建筑小品。
二、爱国主义事迹
1936年10月20日,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在同心清真大寺隆重召开后,这座古老的清真大寺,从此承载着一份雄浑厚重的红色文化,如一段史诗,给同心旱塬留下了永恒。
在红军进入回民区前,国民党散布流言蜚语,说红军要“杀回灭教、共产共妻”,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逃避深山。但红军每到一地保护清真寺、保护阿訇、尊重回民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的实际行动,使敌人的反动宣传不攻自破。尤其又帮助建立回民自治政府,用看得见、摸得着、令人信服的事实,在回族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使他们在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鲜明对照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各族人民的大救星。
在豫海县全境解放后,海原县的兴隆、高崖、李旺、关桥等回民聚集区也先后被红军控制。西征总部报中央批准,在豫旺、海原交界的同心城创建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由富有民族地区工作经验的十五军团负责,筹备回民自治政府。
1936年8月,奉毛主席的指示,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和中央政府组织部部长李维汉来到同心城,帮助筹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筹备委员会,李富春、王首道、程子华、唐天际、王柏栋、黄镇、杨奇清、马青年等为委员。筹备委员会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于10月初将《召集豫海县回民自治代表大会通电》的电报发给了毛主席、红色中华社共产党中央、苏维埃中央、全国总工会、各省各县各团体、土耳其代表韩德、各地回民教主名流、朱总司令、彭司令员以及红第一、二、四方面军和回民独立师团、回民游击队等。
1936年10月20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在同心清真大寺隆重召开。这是一个回民自决的盛会,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及代表300余人,豫旺县属的两个回民区,也选举代表前来参加。回族代表马和福当时主持会议,他在大会上宣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红军的援助下我们回民有了自己的政权,我们要坚决拥护共产党、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同全国各族同胞联合起来,开展民族革命战争,保卫家乡,保卫西北,驱逐日寇出中国,为我大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而努力到底。”代表大会历时三天,大会通过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回民解放会组织章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等有关决议案,代表们在一个个写有候选人名单的大碗里,用豌豆投票,选举产生了回民自治政府领导成员,原豫旺堡区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当选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主席,李德才(回族)当选为主席,马青年(回族,红军代表)任军事部长,李振华(回族)当选为文化宣传委员,周生录(回族)当选为粮秣委员,杨金朝(回族)当选为保卫委员,白生才(回族)当选为财政委员。大会决定启用刻有党徽、五星和中文、阿拉伯文并书的政府印章。新成立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辖六个巩固区(同心城区、王家团庄区、马家河湾区、窑山区、李旺区、高崖区)和两个游击区(喊叫水区、关桥区)。
清真寺本来是回民礼拜的神圣殿堂,而同心清真大寺却成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红色政权的诞生地。政治与宗教如此和谐地互为辉映,在中华大地上也是旷世罕见的。《红色中华报》予以多次报道,热情地称赞“这是回民政府的第一次!是回民解放的先声!”
《红色中华报》报道《同心城商业繁盛,数倍往昔》“红军西征胜利了,占领了同心城……每逢集期,人山人海,商业一天一天地繁盛起来……这是苏维埃新政策的伟大胜利啊!”
县政府成立后,陕甘宁省委调来了在中央党校学习的贺恩宽(后改名贺旭东)任县委书记,成立了中共豫海回民自治县委员会。县委、县政府成立后将驻地搬在距同心城15公里的王家团庄北堡子办公。
同心清真大寺积极支持县委、县政府工作,发动更多的回民参加抗日,积极开展筹粮、筹款,支援前线,做迎接二、四方面军的工作,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发起的第一次支红募捐活动就筹得:粮食60,000余斤、银元80,000多块、大烟土(可换棉布)10,000多两、二毛皮衣1,000多件、棉花1,000多斤、棉布2,000多匹。
三、新时期
历年来,同心清真大寺受到高度重视,先后来到这里参观的有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埃及、美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1984年5月2日伊斯兰世界联盟副秘书长穆罕默德·本·纳赛尔·阿布迪率领的代表团一行6人前来参观这座大寺时称赞说:“在中国的山区穆斯林居住地区,有这样一座建筑雄伟精巧的清真大寺,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是我想不到的。”他深信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是真实的。因此,同心清真大寺又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在世界友人面前的见证。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六个部门确定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国家确定为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2006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同年被自治区确定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2010年被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同心清真大寺也被同心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免费对国内外游人开放。每逢宁夏解放纪念日、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各级党组织通过不同的形式在这里开展纪念活动。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以“牢记历史、加强团结,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已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每年接待区内外参加国情教育活动的学员达上万人次。
同心清真大寺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为促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开展多种共建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国内外各阶层人士和宗教团体到同心清真大寺都深刻地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和民族宗教工作在清真大寺的包容性,成为各民族团结奋斗、宗教共同繁荣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