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解经工作 > 经典教义 > 圣训 >

“圣训”的文字和结构

【字体大小】 [] [] []2012-05-23 14:24
关于“圣训”的文字,指的是穆圣在讲话中突出表现出来的鲜明的语言风格。关于“圣训”的结构,指的是全部“圣训”由传述世系和“圣训”正文相组合的独特表述形式。

《古兰经》是安拉通过吉卜利勒天使降示给穆圣的教诲,是安拉的语言;而“言语的圣训”则是由历代圣门弟子辗转相传,收集、整理并汇编起来的穆圣本人所讲过的话语,是穆圣对古兰经文的理解和阐释。文辞优美的古兰经文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最高地位;而“言语的圣训”仅次于《古兰经》,语言流畅,意境深邃,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充分体现了穆圣丰富的想象力和很高的文学造诣与修养。规范的阿拉伯语,正是依靠《古兰经》和“言语的圣训”,才以旺盛的生命力传播至今,久用不衰。

“言语的圣训”的文字特点是: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用词生动,富有诗意;形象比喻运用自如,感召力强;在修辞上多运用对偶和排比句式,给聆听者以深刻印象和影响;用综合、归纳的手法阐明事理,条理清楚,便于记忆。由于穆圣的讲话多为同弟子的对话和问答,因而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圣妻阿伊莎说:“穆圣不像大家讲话一样累赘,他的话简明扼要,容易记取。”(《塔志圣训经》第19章第2节)

在“言语的圣训”中,不乏语言精辟、含义深邃、富于哲理的名言。如果铿锵有力地用阿拉伯语朗读原文,会使人顿受鼓舞和启迪,这就是“圣训”中颇具感染力的警世箴言。如“不悯人者,人不悯之”(《圣训珠玑》第1498段),这是穆圣对冷酷之人的有力鞭笞,指出这样的人一旦有难,绝不会得到别人对他的怜悯和同情。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穆圣的回答是:“强者不是靠格斗,强者是在愤怒时能够克制自己的人。”(《圣训珠玑》第1676段)对待财富应持何种态度?穆圣指出:“钱多不为富,知足才是富。”(《圣训珠玑》第624段)穆圣还以排比句式,辩证地指出了三对矛盾的内在联系,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力量。他说:“胜利与坚忍同在,欢乐与悲伤同在,顺利与困难同在。”(《瑙威圣训四十段》第19段)

巧妙地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事理,是“言语的圣训”的特有风格。这一特色在汇编成册的《圣训经》中比比皆是。以下几例可见一斑:穆圣在鼓励穆斯林要经常向安拉忏悔,以求其饶恕时说:“安拉对其奴仆的忏悔十分高兴,甚于你们任何一个在荒郊丢失其骆驼而又复得的人。”(《圣训珠玑》第1748段)穆圣用香橼、椰枣、香草和苦瓜四种瓜果植物比喻四种人,以此倡导穆斯林要多多诵读《古兰经》。他把经常恭诵古兰经文的穆斯林比作状似芒果、既香且甜的香橼;把不读古兰经文的穆斯林比作椰枣,吃起来虽甜,但无香味;而经常诵读古兰经文的伪信者,其装腔作势的表现只不过犹如香草,表面上气味很香,但骨子里却是苦的;不读古兰经文,连表面文章都不做的伪信者,则犹如苦瓜,彻里彻外都是苦的(《圣训珠玑》第460段)。穆圣还把每日五次礼拜比喻为每天在自家门前的河里洗五次澡,身上的污秽因此而全无(《圣训珠玑》第389段)。

“言语的圣训”的另一特点是善于围绕主题,把事物进行综合和归纳。为了阐明一个主题,穆圣经常把一些性质相同或近似而表现形式绝然不同的事物罗列、归并在一起予以论述,使人感到条理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如他在论述施舍宜隐而不扬时,把包含暗中施舍者在内的具有各种美德的人罗列、归并在一起予以表彰,说有七种人在复生日将受到安拉的庇护。他们是:公正的伊玛目;在敬拜安拉中成长的青年;心系于清真寺者;为安拉而相亲和为安拉而离合的朋友;因惧怕安拉而拒绝富贵妖娆女人引诱的男子;暗地施舍,甚至连自己的左手都不知其右手所施为何物的人;于僻静处独自记念安拉而潸然泪下者(《圣训珠玑》第610段)。又如他在谴责各种不良行为时,指出有三种人在后世将不被安拉理睬,且将遭受严惩。他们是:旅途中有多余的水,却拒绝给过路人饮用者;向领袖宣誓效忠,目的却是为了得到世俗的好处者;在晡礼之后,即在众天使昼夜班交接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假誓谋取财物者(《圣训珠玑》第68段)。再如他把伪信者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种:受人信托,见利忘义;同人谈话,满口谎言;与人结约,背信弃义;与人辩论,蛮不讲理(《圣训珠玑》第37段)。

简明扼要,是“言语的圣训”的又一特色。“言语的圣训”无论长短,从文字上看,都是简要、明确,从无赘言。文字较长的“圣训”,多为穆圣在重要场合的演讲,如辞朝时在阿拉法特山的告别讲话。文字较短的“圣训”只是一、两句话,其中最短的则仅仅是一个词汇:“是的”,“可以”。例如:据阿伊莎传述,一个人对穆圣说:“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我认为,假设她能讲话,她一定会施舍。如果我代替她施舍的话,她可以得到真主的回赐吗?”穆圣回答说:“可以”(《圣训珠玑》第588段)。又如:据伊本•阿拔斯传述,一位妇女对穆圣说:“我的父亲已经老迈了,连骑牲口都坐不稳。可是,安拉已把朝觐给他的仆人们规定为天命,老父亲也必须履行。我可以代替他去朝觐吗?”穆圣回答说:“可以”(《圣训珠玑》第844段)。两句极其简明的“可以”,不附加任何解释,回答了有关教法的两个重要问题:可以代替已故直系亲属施舍,可以代替失去能力的父母完成朝觐功课。

“圣训”有其独特的文字结构,即每段“圣训”都由传述世系和圣门首传弟子传述的正文两部分组成。格式为由传述世系引出正文,即首先列举传述世系:甲传自乙,乙传自丙,丙传自丁,以此向上追溯,直到上溯至“圣训”的首传人,即曾直接同穆圣接触过的圣门弟子,然后引出该弟子传述的“圣训”原文。

例如下面一段“圣训”:“穆罕默德•本•马沙尔曾传述给我们一段‘圣训’,他说是由叶哈雅••本•塞伊德传自舒尔拜的,舒尔拜说是艾布•泰亚赫传自艾奈斯的。据艾奈斯传述,穆圣说:‘你们应与人方便,勿给人困难;你们应报喜讯于人们,切勿恐吓人们。’”

这段“圣训”见于《布哈里圣训实录》“知识章”。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该段“圣训”三分之二的文字记载的是传述世系,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文字才是“圣训”正文。这种现象在《布哈里圣训实录》中不胜枚举。只有当“圣训”原文的文字较长时,该段“圣训”前后两部分的文字比例才有所改变。伊斯兰教早期汇编成册的各大标准本《圣训经》,所收录的每段“圣训”的文字结构都是如此。

每段“圣训”前面列举的传述人,一般为5至7人不等。由圣门首传弟子传述,经过再传、三传弟子辗转相传,到四传弟子经过甄别、考证,把真实可靠的“圣训”汇编成为经典,这中间经过了大约两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在每段“圣训”之前,为何不厌其烦地记录整个传述过程呢?这是历史上穆斯林“圣训”学家同当时到处蔓延并日趋严重的伪造“圣训”现象激烈斗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圣训”学家们为甄别、考证“圣训”真伪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的历史见证。为了确证一段“圣训”的真伪和可信程度,“圣训”学家们不仅要严肃认真地审查其内容,而且要不厌其烦地查清传述过程的来龙去脉。这就是我们在以《布哈里圣训实录》为代表的《圣训经》中所看到的独特文字结构的原因之所在。

繁琐的考证,是忠诚于伊斯兰教的“圣训”学家们为甄别“圣训”真伪而做出的贡献,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这给广大的“圣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再去了解已为前人考证过的每段“圣训”传述过程,也似无必要。因此,后人以早期各标准本《圣训经》为基础综合汇编的新版本《圣训经》,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在每段“圣训”原文前都只保留了“圣训”首传人的名字,省略了“甲传自乙,乙传自丙”等繁琐的传述系列。如上面举例的那段“圣训”,在省略了冗长的传述系列后,就成为“据艾奈斯传述,穆圣说:‘你们应与人方便,勿给人困难;你们应报喜讯于人们,切勿恐吓人们。’”这样,阅读起来就简便多了。

在我国伊斯兰教界广为流传并用于教学的各类《圣训经》,大多都省略了每段“圣训”前面的传述世系,只保留了首传人的名字。如11-14世纪由波斯两代伊斯兰教学者先后辑录完成的《米什卡特》圣训经,13世纪由叙利亚伊斯兰教学者辑录汇编的《利雅得圣训经》,20世纪埃及伊斯兰教学者汇编的《圣训珠玑》和《塔志圣训经》,以及《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瑙威圣训四十段》等各种圣训节选本。

“圣训”正文的文字长短不一,短则几行,长则多达数页。最长的几段“圣训”是:贾比尔关于穆圣辞朝详细经过的传述,艾布•宰尔关于穆圣夜行升霄详细经过的传述,伊本•阿拔斯关于罗马皇帝希拉克略接见艾布•苏富扬等富商,向他们详细询问穆圣有关情况的传述等。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