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化研究 > 研究动态 > 热点研究 >

王静斋研究状况综述

【字体大小】 [] [] []2016-06-22 16:00 文章来源:《中国穆斯林》杂志 作者:王根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截止2013年底,中国知网期刊全文库中检索“王静斋”有29篇文章,其中在《中国穆斯林》上发表了18篇,还有7篇文章虽在《中国宗教》等期刊发表,但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有密切的关系:一是文章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纪念王静斋阿訇的会议而写,二是文章的作者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工作。本文对期刊网收录的有关王静斋阿訇的文章进行综合评述。

回忆与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较早刊登的关于王静斋的回忆文章为杨孝柏和马为公合写的《开拓者的脚印——王静斋先生事迹追记》(之一和二,《阿拉伯世界》1984年第4期和1985年第1期),回忆了王静斋求学、留学与译著的生平事迹。最早发表的《王静斋阿訇年谱》(3/1988,即《中国穆斯林》1988年第3期,下同)为马全仁①撰写,全文约2100字。马全仁为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第五班毕业生,此文后收入1991年2月河南新野县沙堰镇作者家乡教友印行《中国伊斯兰教名人名寺选辑》。其后冯今源主要参考王静斋《五十年求学自述》②撰写的《王静斋年谱》约1万5千字,刊登于《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4期。这两篇“年谱”是迄今为止仅有的王静斋年谱。此后王孟扬③的《怀念王静斋大师》(3/1989), 冯今源的《王静斋阿訇传略》、余振贵的《殷殷学子情 拳拳爱国心——缅怀著名伊斯兰学者王静斋》和林松的《试论王静斋阿訇对译解〈古兰经〉的贡献》(1/2001)、马汝邻④的《王静斋与陇东师范阿文专修班》(5/1988)、阿哈迈德·金⑤的《忆抗战时期王静斋阿訇二三事》(2/1989)、马中平的《爱国的典范学者的楷模——纪念王静斋阿訇诞辰120周年、逝世50周年》(《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1期)、冯今源的《生命不息,求知不止——纪念王静斋大阿訇诞辰131周年、归真61周年》(《世界宗教研究》2010第3期)和齐晓飞的《爱国爱教弘扬正道——纪念王静斋大阿訇》(《中国宗教》2010第6期)均从不同方面回忆和介绍了王静斋的生平事迹。

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最为深入、成果最多的是穆白⑥:《王静斋与〈伊光〉月报》(3/1988)、《王静斋与〈阿汉字典〉》(4/1988)、《王静斋与〈中波字汇〉》(5/1988)、《清真宗师王静斋》(3/1989)和《王静斋与汉译〈古兰经〉》(2/1995,署名木白),上述文章都已收入《龚清志文集》(2005年10月印行),在该文集最后一篇的“个人小传”中,作者回忆了师从王静斋的片段。上述文章,史料大多源于王静斋主编的《伊光》月报等民国时期的报刊,内容翔实,论据令人信服,是研究王静斋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据李华英的《真挚的感情无私的奉献》(6/2005)回忆:“……清志先生在宣武医院的病榻上一往深情地对我说:‘王静老毕生以阐扬圣教为己任,最后成为有口皆碑的清真宗师。他老人家不仅对教门的贡献彪柄千古,而且对我本人也恩重如山。为了报答王静老的栽培之恩,老人家无常后,我就举意撰写其生平事迹。我虽然搜集了不少有关史料,但一直没有动笔,惭愧啊!好在你和丁克家有志于此,我就死而无憾了!’说到这里,清志先生因过于激动而老泪纵横。”对王静斋的研究倾其一生心血,这是多年可贵的学人品格!丁克家不久发表了《站在现代文明对话前沿的一代清真宗师——论王静斋大阿訇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赵锦铎的《唐柯三、王静斋为泰安〈米氏族谱〉所作的序》(5/2001)所刊登的王静斋撰写的序,256字(不计标点和落款,下同),也非常珍贵。根据目前已发现的资料,这是王静斋为他人所作的两篇序言之一,另一篇为《〈欧母戴〉序——集前语》,345字,王静斋为赵明远母亲丁蕴辉女士遗译《欧母戴图络伊斯兰》(民国二十五年北京清真书报社铅印本)校订并作序。林松教授的《倾心尽力笔耕勤,琳琅满目硕果丰——漫议王文清(静斋)先后问世的三种〈古兰经译解〉》首次刊登于《阿拉伯世界》1992年第3期、马生祥⑦的《王静斋的遵经革俗和爱国爱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期)、马博忠的《王静斋与成达师范》(2/2004)等都从不同视角专题研究。敬军的《王静斋与〈伊光〉月报》(《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虽与上述穆白的《王静斋与〈伊光〉月报》文题相同,但内容有很大差异。

另外有两篇文章内容以“王静斋”为主,但不在上述29篇文章之列:海宝明的《爱国爱教的传播与诠释》(6/2008)和王建平的《哈佛大学中国伊斯兰教资料拾遗(二)》(5/2005)。此外,还有3篇文章值得提及:《中国穆斯林》2010年10月出版的《陈克礼先生归真40周年纪念专辑》中有陈月华的《王静斋与我父亲的师生情》,根据已发现的陈克礼的日记和王静斋的遗信,叙述了王静斋与陈克礼的师生情谊,弥足珍贵。纳锦文编纂的《〈古兰经〉在中国大事年表》(4/1999)也记录了多条关于王静斋的《古兰经译解》出版、收入《古兰经译解荟萃》和被书法家用纯金粉抄写等信息。马明良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上的壮举——中国现代穆斯林译经活动及其意义》,论述了二十世纪前五十年铁铮、姬觉弥、王静斋、刘锦标和杨敬修的《古兰经》中译本,重点叙述了王静斋生平、译经历程和刊行问世的3种《古兰经》译本(甲本、乙本和丙本)。王静斋译《古兰经》的名称和出版时间分别为:《古兰经译解》(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二月四日,回历一千三百五十年来埋臧族月二十七夕,中国回教俱进会本部印行)、《白话译解古兰天经——非定草》(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中国回教协会宁夏省分会石印本)和《古兰经译解》(丙种),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穆历一三六五年十一月初版,发行者中国回教协会,印刷者永祥印书馆。

消息和会讯 《贵州年鉴》1991年版刊登了纳光舜的《省伊协为王静斋立纪念碑》,《贵州文史天地》1995年3期发表了保健行的《经学大师王静斋归真在贵阳》。此外还有:《中国伊协举行王静斋阿訇爱国爱教思想研讨会》(1/2001)、《王静斋〈古兰经译解〉即将出版》(2/2006)、《中国伊协举行纪念王静斋大阿訇归真60周年座谈会》(4/2009)和《“王静斋大阿訇爱国爱教思想座谈会”暨“王静斋大阿訇纪念碑揭碑仪式”在贵阳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伊协副会长余振贵为纪念碑撰写碑文》(4/2010)和《王静斋爱国爱教思想座谈会在筑举行》(纳光舜,《贵州年鉴2012年版》)等。

值得提及的是,上述文章的一些作者,为王静斋的学生及王静斋朋友和同事。王静斋的学生如龚清志、金鼎铭等,据王静斋的女儿王汝瑜(1925~)说,马全仁先生不仅是王静斋的学生,还是王静斋侄子王宝琦在成达师范的同班同学,马全仁写作“王静斋年谱”就是王宝琦提供的一手资料和照片。王孟扬和马汝邻是王静斋的朋友和同事。他们了解王静斋的人品、学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尽管他们已先后归真,他们的文章是王静斋及其时代最壮美的历史画卷。

上述文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王静斋阿訇研究的轮廓或目录,是笔者所撰写的《民国时期对王静斋译著的记述与评介》一文的继续。另外,《中国穆斯林》上还有一些文章中有对王静斋的介绍和宣传。

刘祯的《伊朗诗人萨迪和他的〈蔷薇园〉》(4/1984)介绍了王静斋译《真境花园》。纳国昌⑧的《发扬优良传统适应时代潮流》(1/1992),论及王静斋勤学苦读、辗转于各地,创办《伊光》,宣传抗日救国,译解古兰,至今深受中国穆斯林推崇。满敬恒⑨的《纪念先父满鸿学诞生九十周年》(4/1992)述及其父求学并挂账于王静斋门下。(台湾)哈吉·艾布伯克·贾福康的《南有达哈北有王马:四大阿訇──近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者》(5/1996)之第三部分题为“苦学成名的王静斋阿訇”,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王静斋阿訇苦学译解的辉煌一生,其中有两张关于王静斋求学和历任应聘各清真寺简表。巴拉提和刘闽的《伊斯兰文化的丰碑——浅谈萨迪散文诗集〈蔷薇园〉》(6/2002),为《真境花园》翻译综述,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王静斋翻译《真境花园》的过程、内容、价值及与其他译本的比较,还引述了马宗融及译者序中的记述。

有关会议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1世纪以来已经主持召开了三次有关王静斋阿訇的会议。首次会议是2000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王静斋阿訇爱国爱敦思想研讨会”,纪念王静斋阿訇诞辰120周年暨归真50周年。来自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陕西、北京的专家、学者和阿訇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的有关领导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研究部汇编印行了《王静斋阿訇纪念文集》,收录了16位作者的17篇文章(致词、发言),其中有5位作者(余振贵、林松、冯今源、马生祥和李华英)的6篇文章已公开发表(如前所述,其中李华英的《巍巍丰碑青史永垂——纪念王静斋阿訇归真50周年而作》发表在台湾的《中国回教》)。第二次会议是2009年7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王静斋大阿訇归真60周年”座谈会。第三次是2010年5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贵州省伊斯兰教协会协会联合在贵阳市举行的“王静斋大阿訇爱国爱教思想座谈会”和“王静斋大阿訇纪念碑揭碑仪式”。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在“王静斋大阿訇爱国爱教思想座谈会”上的讲话——“爱国爱教弘扬正道——纪念王静斋大阿訇”刊登在《中国宗教》2010第6期第8~10页,第11页还刊登了“王静斋大阿訇生平”(内容摘自《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未见论文集。

正是因为中国伊协领衔主办了三次关于王静斋阿訇的研讨和座谈会,引导和鼓励学者研究王静斋学术思想,《中国穆斯林》大量刊发相关研究文章,从而推动了学界深入持久地研究和探讨王静斋爱国爱教的思想,伊斯兰教界也正以王静斋阿訇为楷模,学习和继承他爱国爱教的思想品格,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而开拓进取,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回族社会团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马全仁(1920~1999),河南省新野人,1941年毕业于成达师范学校,曾任《伊理月刊》主编、上海市第六十中学及闸北三中教师,退休后任上海市伊协编辑及经学班班主任。著有《中国伊斯兰教名人名寺选辑》(1991年2月印行)等。

②《禹贡》(半月刊,回教专号)第七卷第四期总第七十六期(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出版)。

③王孟扬(1905~1989),又名梦扬,回族,北京人。曾参与创办“穆友社”及新月女子中学并先后任教于成达师范学校和陇东伊斯兰师范学校,兼任《月华》编辑。1937年任宁夏省云亭师范学校代理校长。翌年赴重庆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理事兼组长,创办《回教文化》,亲赴湘黔赣3省宣传抗日,组织回族穆斯林抗日救亡。1946年任新疆省民政厅秘书。廿世纪80年代被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学会理事、新疆宗教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著述甚丰,主要有《翻译天经之我见》、《回教与中国》和《近代回族伊斯兰教四大阿訇》等。

④马汝邻(1910~1989),曾任国立陇东师范学校校长。解放后先后任兰州西北中学校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

⑤即金鼎铭(1911~2000),曾任北京市宣武区政协副主席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及办公室主任等。

⑥即龚清志(1924~2005),河南襄城人,曾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副秘书长和《中国穆斯林》主编等。笔名为穆白、木白、水清和士心等。

⑦马生祥(1942~2010),回族,河北定州人,原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⑧纳国昌(1927~2013),云南昆明人,宁夏灵武县回民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兼任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教师和《回族研究》顾问等。

⑨满敬恒(1930~ ),回族,阿訇,曾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吉林省和长春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协常委。

参考文献:

1.《中国穆斯林》1981年第1期(总第28期)至2013年第6期(总第206期)。

2.《阿拉伯世界》1984年第4期,1985年第1期和1992年第3期。

3.《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4期和2010第3期。

4.《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5.《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1期。

6.《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期。

7.《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和2008年第3期。

8.《中国宗教》2010第6期。

9.《王静斋阿訇纪念文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研究部编,2000年11月28日印行。

10.《龚清志文集》,2005年10月印行。

11.《欧母戴图络伊斯兰》,丁蕴辉女士遗译,民国二十五年北京清真书报社铅印本。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副研究员)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