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蓉城城西金牛区有一座始建于雍正时期的古老清真寺——土桥清真下寺,建筑古典、庭院幽静,绿树环绕。如今,这里生活着50余名颐养天年的穆斯林老人。
土桥是历史上通往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穆斯林商贾云集,逐渐形成知名的穆斯林社区,清代前期先后建成土桥清真下寺和上寺。新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来的穆斯林人口和社区发生变化,下寺渐渐失去作为穆斯林宗教生活中心的功能,1995年,管委会将下寺免费提供建成成都市穆斯林安度晚年的敬老院,他们给取了一个温暖典雅的名字叫颐年堂。
哈洪明老人今年76岁,2007年他前往麦加完成了朝觐功课,成为一名哈吉。2009年,他来到颐年堂开始了敬老院的生活,6年来他一直很开心。“我们老人就像小孩,每天都能得到服务人员的贴心呵护!最让我们高兴的是,这里有清真寺礼拜,斋月里还能按时封斋开斋。”哈洪明乐呵呵的说。“节假日,民政局、民宗委、伊协都单位领导都会来看望我们,对我们很是关心。”
张世文老人89岁了,她和83岁的老伴儿于2011年来到颐年堂安度晚年。他们有4个孩子,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着。记者见到他们时,二位老人正在用餐,热腾腾的米饭,鲜嫩的蒸牛肉。“这里的饭菜很合我们的口味,服务人员做得很用心,每天三顿饭都按时开餐,而且不断变化花样,营养搭配很合理。”张世文夫妇感到非常满意。“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舒心,这样就可以让工作的儿女们放心地干他们的事业。节假日,儿女们带着儿孙来看望我们,我们很满足。”坐在轮椅上的张世文老伴儿幸福地说。
颐年堂副院长丁先友介绍说,20世纪90年代,颐年堂开办时,因条件有限,服务的对象只是成都市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的穆斯林老人,当时符合条件的老人只有20名左右。随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颐年堂逐渐扩大服务范围,进入颐年堂养老的穆斯林老人也开始增多,目前有50余名老人在这里幸福地生活着。他还介绍说,中国伊协在敬老爱老活动中,给颐年堂捐款10万元。他们将这笔款用于整修院落,并增设了一些安全设施。
土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昌祥说,颐年堂就是为穆斯林老人提供服务的场所,让他们在晚年的时候有一个幸福生活的去处。10名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当地伊协拨付,老人们只是交一点生活费。但是,只要老人们晚年幸福,我们的付出就很值得。
我们离开时,老人们快乐说笑的声音在颐年堂飘散。
(记者:敏俊卿 郭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