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解经工作 > 学术研讨 > 中道思想研讨会 >

什么是伊斯兰教的“中道”?
——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内涵与实践

【字体大小】 [] [] []2015-04-16 09:09 文章来源:解经工作办公室 作者:从恩霖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中道,即中正之道。中道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重要思想主张,是穆斯林宗教功修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古兰经》、圣训中蕴含着大量中道思想的内容,体现了中道思想的丰富内涵。本文就中道的内涵、穆圣立法原则中的中道精神,以及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实践中的中道路径,对伊斯兰教的“中道”内涵与实践做一浅识。

一、伊斯兰教“中道”概念与内涵

伊斯兰教的“中道”,阿拉伯语“”的意译。该术语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字义上大致有四解:

1、具有比较作用的“中间”意义( );

2、可贵与优选之意( );

3、公正之意( );

4、指好坏之间的事物( )。

从内涵上,“中道”有简单()、减轻困难( )、宽容()等意思,即,合适、简单、宽容、温和、优选等,都属于“中道”的内涵要求。

减轻负担、宽容、给人容易、适当等意都可以归之于公正、中正,属于不会导致过分、极端的一些行为。而严厉、绝对、苛刻就是一种给承担义务者的困难,属于极端。

《古兰经》中的“ ”——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2:143)这里的“”,从字源上讲指完美、宽容、给人方便,是指履行中正( )之道。所以,“为中正的民族”的意思就是“成为具有完美、宽容及给人方便品德的人们”。

在《古兰经》中频繁出现的是“正路”( )一词。那么,“正路”与“中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前辈的注释家和后来的注释家对于“路”()解释的表达有所不同。比如:“正路”即《古兰经》。据脱伯里传自阿里,圣人说:“《古兰经》就是‘正路’”。阿里还曾说:“正路就是真主经典”。伊本·买斯欧德也有许多类似的注解。加比尔·本·阿卜杜拉说:“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是指伊斯兰教。学者们对“正路”的不同解释并不矛盾,尽管说法不同,其实质是一致的,就是都在体现中道思想。所以,学者们的主张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正路即真主经典,或者遵从真主经典;

——正路就是伊斯兰教,或者伊斯兰教道路;

——正路就是大众道路( );

——正路就是崇拜之路,或者害怕、希望与仁爱之路;

——正路就是你在每一段时间做那段时间里应做的事情,不要做禁止做的事情。

经注学家噶希目说:《古兰经》中的“路”(),从本质上讲就是一条显而易见的道路,其中既无歪曲也无极端。比照在话语和行为上就是都达到可赞的效果。所以,这条显而易见的道路在实践意义上就是方式方法,就理性而言就是真理。学者伊本·阿舒拉说:“法提哈”中的“正路”具有真理的内涵,它能达到获得真主喜悦,它是伊斯兰教所追求的。所谓“正”,就是不歪斜不弯曲。它要求最佳、最近,不使人迷失。所以,正路是不偏不倚的路,即中道。

根据上述学者们对“正路”的定义不难理解,这样的“路”()应该是中道。那么,《古兰经》的中道是怎样的呢?

“中道”是“中正”的客观表达。因为伊斯兰教“中道”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是“正路”,即《古兰经》中反复出现的“ ”。其实,“正路”是《古兰经》中最先要求信仰者明确的道路。《古兰经》开端章:“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普慈特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1:1—7)《古兰经》开宗明义要穆斯林需要时刻祈求“正路”,即“中道”。

伊斯兰教学者对“正路”内涵的解释,如伊本·阿巴斯传述说:吉卜利勒曾对穆圣说:“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圣人说:“他启示我们‘正路’就是不偏斜的真主宗教”。所以,“正路”也就是正确无误的道路。

圣训经中也有关于中道的解释。据加比尔·本·阿卜杜拉传述,他说:当时我们都在圣人跟前,只见他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又在线的左右各画了一条线,然后圣人把手放在中间的线上,说:“这就是真主的道路”,接着他诵念了《古兰经》:“这确是我的正路,故你们当遵循它;你们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们离开真主的大道。”(伊本·马哲圣训)。

伊斯兰教“中道”的内涵非常丰富。

1、中道精神体现在处理问题的温和态度和伊斯兰教不强人所难。因为失去温和和强人所难,都是不“中道”的。据圣妻阿伊莎传述,穆圣说:“温和用在什么事情上都会把那件事情变美;反之,会把那件事情变得有缺陷。”(穆斯林圣训)。又据阿伊莎传述,圣人说:“真主是温和的,真主喜欢温和,真主所赐予温和的回赐,是粗暴与其它属性所得不到的。”(布拉里、穆斯林圣训);“凡温和的事情,都有善果;凡失去温和的事情,都有恶果。”(穆斯林圣训)。

2、“中道”就是讲适应,谨防极端。穆圣曾说:“你们当谨防教务中的极端。因为你们的前辈就因为极端而遭毁灭。”(伊本·马哲圣训)。的确,穆圣对伊斯兰教的任何事务都秉持了“中道”思想,其中教法创制就是伊斯兰教“中道”精神的体现。比如,穆圣创制伊斯兰教法(包括社会关系法)的时候,没有极端地接受或者废除,而是采用了坚持一部分,变通了一部分,废除了一部分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做?就是为了现实需要。这种方式其实就是走“中道”的方式,即,将符合伊斯兰教精神的内容继续保留;将可以引入伊斯兰教的内容或仪式的,加以变通运用;将不符合伊斯兰教精神的内容予以废除。

讲适应是任何事物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比如伊斯兰教在中国受到10个少数民族的接纳后,形成了它们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优良的道德风尚和礼制,进而汇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讲适应不是照抄照搬,如果不加选择地、僵硬地照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社会做法,就不是适应。生硬地照抄照搬等于走极端,不是“中道”做法。

3、“中道”就是讲团结、讲宽容。建立在伊斯兰教提倡团结、宽容之上的协调发展,就是从伊斯兰教的角度向穆斯林群众阐发相应的教义教法,积极挖掘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引导穆斯林公民与非穆斯林公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无论伊斯兰教内部还是人们之间,互相团结,尊重传统,求大同存小异,就是最求中道。

4、“中道”就是给人容易,不给困难;中道,就是给人利益,不让人窘困;中道,就是给人希望,不让人绝望。据阿卜杜拉·本·欧麦尔传述,一个人到穆圣那里说:“真主使者啊!真主最喜欢之人是谁?”穆圣说:“真主最喜欢之人就是让人类多受益之人;真主最喜欢的工作就是通过解除艰难、偿还债务或充饥而让穆斯林弟兄欢喜;你陪着穆斯林弟兄去解决他的需求,在我看来比在圣寺坐静一月还好;凡有能力发火而控制脾气者,在末日真主让他的心充满喜悦;谁陪穆斯林弟兄去解决需求而解决了,真主就让他在人人滑倒之日脚步稳固。”(艾苏白哈尼、蒙特吉·辛迪辑录)。

据艾布·胡莱赖传述,先知说:“教门确是易行的,干教门绝不要过激,否则就会力不从心、难以胜任。故你们当谨守适中,但求进步,一如既往,以早上、晚上和夜间的功修求助真主。”(《布哈里圣训》第39段)。

二、中国伊斯兰教发展中的“中道”实践——经堂教育

伊斯兰教是一个简而易行,两世兼顾的宗教,这一要求本身就是不偏激的“中道”行为。正如《古兰经》云:“在今世和后世,他们都将得到佳音。”(10:64),既要重视今世,更不能忘记后世。伊斯兰教主张对人友善、宽容,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止有度,从不过分,是一个不偏不倚、谨守中道的宗教。《古兰经》云:“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25:67)“你不要把自己的手束在脖子上,也不要把手完全伸开,以免你变成悔恨的受责备者。”(17:29)这些经文教诲都是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生活的基本原则。

伊斯兰教给予穆斯林的生存道理——走“中道”,这和中国儒家倡导的“中庸”思想尽管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使中国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在文化意识和内涵上有了某些亲近。但是伊斯兰教的“中道”不是“中间道路”,不是圆滑的处事心态,而是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务实的做事精神。可以说,讲“中道”造就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是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教育制度。因为这种教育在清真寺内举行,也称寺院教育。其宗旨是传授经学知识,培养讲学经师和从事宣教及率众举行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才。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不同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清真寺内的教育,而是具有中国私塾教育特色的教育制度。其中充分凸显了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1、教育模式的“中道”精神。“初,吾教自唐迄明,虽有经籍传入兹土,而其理艺难传,旨义难悉,故世代无一二精通教理之掌牧,以致多人沦落迷途……”。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创办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育形式,它对于培养经学人才以及伊斯兰教教职人员、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末胡登洲借用的中国私塾形式,开始用经堂语言讲解,并在教学结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学习考察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从而奠定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基础,培养了大批适应中国伊斯兰教需要的、本土化的经师。

比如,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分两学部:小学与大学。这种分类其实也受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比如较早的白鹿洞书院,就是这样的教育模式。完全是借用适合中国传统教育的模式,进行伊斯兰教育。这种借鉴无疑是“中道”的做法。

2、教学模式的“中道”理念。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十三经”就成为学子必读之书,也成为人们步入仕途的考量标准。“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十三本经——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必修课本之统称。值得一提的是,经堂教育课本虽无统一规定,各地区、各学派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十三本大经”约定俗成地在各地经堂成为必修课目,它们已在中国流传了500多年。这些经堂教育课程可能看出,“十三本经”在中国回族经堂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同时,经堂教育的大学阶段,注重阿拉伯语、波斯语并授,以扩大大学经生对伊斯兰经典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和知识视野。几百年来,回族穆斯林不同地区、教派的经堂学习,对上述“十三本经”经典有所侧重,有所增损,从而形成不同教学风格的经堂教育派别,但从全国来讲毕竟是大同小异。当经堂学员(满拉)完成上述课程后,经开学阿訇鉴定认可,方可“穿衣挂幛”,才有资格应聘到各地清真寺担任开学阿訇或任教长。

中国经堂教育十三本经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伊斯兰教特色所在。经堂教育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模式的借鉴,也有寻求发展的思考,是伊斯兰教“中道”实践。所以,借鉴和中道思想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前提。

3、教材来源的“中道”思想。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传统讲究十三本经。但是其中的教材凸显了中国伊斯兰教特色。比如有七本阿拉伯语教材;六本波斯语教材。其特点是,阿拉伯语教材多限于基础课程需要,凡是波斯语教材,多侧重于宗教道德修养、人生哲理的内容。其中波斯语教材《米尔萨德》()、《艾什阿·莱麦阿特》( )着重讲解苏菲派修身养性,认主、近主之道的哲学,属于苏菲主义理论著作。所以,中国伊斯兰教既不同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也不同于什叶派的伊斯兰教。避免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偏执,使中国伊斯兰教不拘泥,不固执,充分体现其适应特色,是“中道”的选择。

4、经堂语言的“中道”做法。针对历史上中国穆斯林曾经使用的语言既有阿拉伯语,也有波斯语。经堂教育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既有本土语言汉语,也有阿拉伯语、波斯语。如,宗教功课中的举意念词用波斯语;拜中念词用阿拉伯语;经堂语解释用汉语。这样的综合用语,兼顾了各方需要,体现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特色。

5、教育内容的“中道”意识。在伊斯兰教育和传播过程中,中国穆斯林先贤拒绝对伊斯兰教照抄照搬。信仰上,坚持了哈奈斐教义理念;行为上既有苏菲思想,又有什叶派影响。经堂教育所选用的经典是中国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集中和体现。中国伊斯兰教在遵行方面,大多来自于艾卜·哈尼法。与其说,中国穆斯林一直遵循了哈奈斐教义教法,倒不如说中国穆斯林选择了哈奈斐教义教法。

伊斯兰教法有四大具有代表性的学派,哈奈斐教法、马立克教法、沙斐仪教法、罕白里教法,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伊斯兰教一直遵循的是哈奈斐教法学派。艾卜·哈尼法(公元700~767)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哈奈斐教法学派奠基人。他创制的教法学说灵活、宽容、公正,不偏不激,具有非常明显的“中道”精神,被称为“理智”学派,受到各地穆斯林的拥戴和奉行,是伊斯兰教第一位和影响最大的教法学家,被尊为“大伊玛目”。同时他又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著名教义学家。其教义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给后来伊斯兰教义学的发展和最终形成体系都具有较深远的影响。比如,他不认为“犯大罪者即忤逆者()”,也不认为这样的人“永居火狱”。这一问题在当时的学者界争论非常激烈。他在“人的能力与行为的关系”中维护并发展了正统派的教义思想。一部名为《大学》( )的认主学著作,奠定了艾卜·哈尼法在教义学领域的地位,也使得他后来的教法思想具有了教义学色彩,成为他自己创制教法的思想和实践的指导。艾卜·哈尼法是第一个把信仰真主方面的教义学称为“大学”,而把功修()方面的教法称为“小学”( )者。这一较笼统的分类,正是伊斯兰教义学形成前的表达形式和特点。众所周知,正统派教义学是在10世纪初经艾卜·哈桑·艾什尔里(873~935)和马图里迪(?~944)之手得以成型的,而艾卜·哈尼法的观点在他们的学说形成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艾卜·哈尼法是第一个界定伊斯兰教的“伊玛尼”(信仰)内涵者。他认为,所谓“伊玛尼”即“认知”——诚信真主、确信真主的使者,以及来自真主的一切法规,并且对真主派遣的所有使者不加歧视。伊玛尼的要素只有两点:口舌招认;内心诚信。伊玛尼本身“既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它是人们具有的认知属性,人们之间不会因伊玛尼(信仰)而造成互相优越。他的这一信仰观点避免了“伊玛尼有增有减”的理论,使伊斯兰教信仰变得更为现实,更具有普世性。艾卜·哈尼法的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艾什尔里教义理论,成为正统教义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

先辈的穆斯林学者就是以讲“中道”的精神阐发伊斯兰教义,寻求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立足点,并通过这一思想使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延续和发展。中国历代伊斯兰教学者在对伊斯兰教文化的选择过程中,不断进行调和工作,在调和构筑中,最充分地表现了伊斯兰教“中道”思想,显示了伊斯兰教本身的适应性。可以说,这一思想适合了中国穆斯林的信仰需要,是中国伊斯兰教必须坚持走下去的一条道路。

结 语

中道,就是适应之路;宽容之路;包容之路;和谐之路;团结之路;公平之路;适应之路;给人方便之路。

伊斯兰教的中道精神渗透在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伊斯兰教是一个简而易行、讲求两世兼顾的宗教;主张对人友善、宽容,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止有度,从不过分,是一个不偏不倚、谨守中道的宗教,正如《古兰经》云:“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25:67)

任何一种文明的演进,都证明了这种文明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的、不可代替的价值。这些文明或文化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理念,表现着人类生存的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体现着人类的尊严、良知和价值。伊斯兰教能够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宗教如果坚持与所生存的社会格格不入,或者与国家制度背道而弛,或者一味孤芳自赏,自我设限,那么这个宗教必遭自我毁灭。

中国伊斯兰教走过了一条与不同历史时期相协调、相适应的中正之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任何宗教只有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坚持走中道才能生存和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断探索与所处社会相适应都是无法回避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伊斯兰教要想在继承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研究伊斯兰教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秉持与时俱进精神,认真处理好传统与时代、教情与国情的关系,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肩负起社会和谐的历史责任。

伊斯兰教的“中道”意识是每个穆斯林的素质要求。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中道”意识,就必然有所偏颇,就很容易受到私欲的影响,从而很容易掉进犯罪的泥沼。所以伊斯兰教特别重视中道,要求穆斯林坚守中道,不偏激,不走极端,远离恐怖,并且以此昭示拥有此思想者,他们将具有巨大的报酬和今后两世的完美归宿,正如《古兰经》云:“说过‘我们的主是真主’,然后遵守正道的人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这等人,是乐园的居民,将永居其中;这是为了报酬他们的行为。”(46:13—14)

当前,国际伊斯兰教形势比较复杂,宗教极端主义流行。有些地方的少数人以讲经宣教为名,把主张和平、团结的伊斯兰教歪曲成赞成暴力、制造仇恨的宗教。积极引导穆斯林走中道,可以避免宗教极端主义,这既是国家利益,又是伊斯兰教自身的利益。根据伊斯兰教“中道”思想,人最重要的品德应该是理智、勇敢、公正,处理任何事情都应以“适中”为准则,走向偏狭的两极都不是美德。如果穆斯林放松了“中道”精神的修养,处世为人就会“过”或“不及”。“不及”就意味着懦弱,过分懦弱就不能主持公道;太“过”,就等于偏激,走极端,作为我们多民族的国家是不允许的,同时也偏离了伊斯兰教正道。

伊斯兰教所倡导的走“中道”思想,要求穆斯林一切以“中道”为出发点,追求一种公正、公平、平和的社会环境,一种宽容和谐的生存状态,一种科学、人道的生存方式。伊斯兰教的中道精神更是当代中国穆斯林社会生活的指南。既要有物质的追求,又要有后世的追求。正如《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真主已准许你们享受的佳美食物,你们不要把它当作禁物,你们不要过分。真主的确不喜爱过分的人。”(5:87)。在社会生活中,热爱自己的民族传统,遵守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道德规范,服从国家的政策法令,并能够与兄弟民族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对整个现实生活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才是真正的“中道”。

(作者系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助理)

光辉历程60周年——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
更多>>图片新闻